可能开业。
在济南腊山立交桥南500米二环西路东西两侧,有一处名为“红场·1952”的文化产业园。
是利用原济南变压器厂的老厂房改造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内还保留着大片工业遗址,是济南西部的一处文化地标。
济南作为全国第三经济大省山东省的省会城市,现在除了大力建设象征一二线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摩登大楼外,也正在弥补前些年失去机遇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地铁等。济南市的外观建设在一步步追赶超一线城市。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不单单体现在它的硬件设施,还要看它的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
就目前济南的文化软实力来说,是与其第三经济大省的省会地位不匹配的。
济南作为中国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水平,从舜躬耕于历山起,到改革开放,济南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富,可以媲美任何一座文化城市,济南不仅有天下闻名的泉水文化,还有著名的历史文化人物闵子骞、辛弃疾、李清照、老舍等等,还有红色历史人物王尽美、邓恩明等。但济南在进入改革开放后,在现代文化建设上的成就比较乏善可陈,和其他一些后劲强盛的省会城市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个最为全国诟病的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事例就是拆掉了济南市的老火车建筑,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济南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思想、行为上处于什么水平。
或许济南的泉水文化和历史文化太丰盛,反而在建设文化软实力及对外宣传的定位上,就没有抓住主次之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济南最大的文化遗产就是泉水文化,摁住这个点,全力以赴地做大做强,对外城市形象宣传,就强化这个点,其他的历史文化也可以宣传,必须以服务泉水文化这个点。在泉水文化景观修复、整理、建设、外延一定要请世界级的规划事务所进行考察、论证、出思路、谋发展。泉-湖-河,和水相关的一定要发掘,连关,打造整体形象,让外地来济旅游的客人,不仅仅把济南当做中转站,一日走马观花式看泉水,而是能够住上3天,细致地游玩泉、湖、河,体验一下真正济南的特色旅游。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形成良性循环。
文化软实力不像摩天大楼那么立见效果,是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经略的,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去做,去宣传,量变到质变,一旦突破,那就效果不可限量,形成无形的城市形象资产。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济南还得再加油。
最新留言